起因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好多人关于音乐的一些问题,绝大多数的解释都是比较笼统的。比如越大多书的基础乐理中对于音色的解释是这样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振动时泛音的多少及出现的次序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然而这里并没有说清楚,音色究竟是怎么由泛音约定的。再比如对于和弦的解释是这样的: 按照三度音程关系或非三度音程关系,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三度音程关系和非三度音程关系,这简直是一正一负抵消了,几乎等于没说。这样的解释只是形容了具体的特征,而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是这样。于是在我学习基本乐理的时候
关于音乐的概论 人懒起来还真是要命,于是很多事情就不能如期的去做。不能自律是没有前途的,不能坚持是没有希望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要说清楚音乐,首先这里提出几个概念,就是音乐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只要厘清这三个概念,音乐的问题大多都会迎刃而解。不过真的理解这三个概念所囊括的所有知识其实是很难的,近乎可以说不可能。不过也不必悲观,胡适说过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节奏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贝多芬 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在时间的流逝中才能品味到音乐的魅力
泛音 如 第一章 开始 中所提到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振动时泛音的多少及出现的次序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泛音决定了声音的音色。由于泛音决定了音色,所以泛音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当然泛音的作用不仅仅只限于音色,理解泛音对于和声学和音律都有很大的帮助。音乐理论中对于物理学相关的内容总是写的很隐晦,但是无奈音乐是基于物理声学,所以避而不谈总是让人心有余悸,所以创造了问题:什么是泛音?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从音乐理论中着手,试着来解答一波。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由许多个音组合而成的。 这
如前所述,音乐中的音符实际上拥有特定的频率。拥有特定频率的音,就表示了特定的音高。音乐中为了把这些音高表示出来,就产生了 乐音体系。 音乐中所使用的基本的乐音的集合,叫 乐音体系。 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乐理都以钢琴为乐器来教授,这里也不例外。因为钢琴拥有绝大多数乐器的音域范围。而音域表示一个乐器能够演奏的所有音符的集合。 在一般的钢琴上,总共有88个键;其中 52 个白键,36 个黑键。如下图所示: 这里定义了普遍意义上的88个音,实际上音乐中用到的音远远不止这些,不过一般来说,通常听到的音乐几乎都
关于音律 人的听觉和很多音乐设备的频率范围是 20 Hz ~ 20000 Hz,但是成年人一般只能听到 30 ~ 15000 Hz,所以上面表格的频率范围已经足够用了。 上次说到现在最通用的音阶是把一个八度的倍频等比分为 12 份,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在开始讲这个之前,先看两条人民群众总结的规律: 人耳对音高的感觉主要取决于频率比,而不是频率差。比如 220 Hz 到 440 Hz 的音差,和 440 Hz 到 880 Hz 的音差,一般人认为是一样大的音差。 如果两个音的频率比值很接近小整数比,
音高和频率的转换表如下,此表基于钢琴频率,换句话说,基于十二平均律。标准音高 A_4 = 440HzA_4 = 440Hz。如果钢琴使用纯律,则会有些不同。 基础频率与音高关系表 Octave Note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 8.1758 (0) 16.352 (12) 32.703 (24) 65.406 (36) 130.81 (48) 261.63 (60) 523.25 (
以鼠标位置水平缩放 [2018-08-18] 默认的缩放设置是以时间游标为中心缩放的,而大多数的音频工作站是以鼠标为中心水平缩放的,所以养成了一些很难改的习惯,于是在 reaper 中使用起来感觉很生涩,但是强大的 reaper 可以兼容这一点。 点击菜单 Options > Preferences 或者按下快捷键 CTRL + P 打开偏好设置。 左侧选择 Editing Behavior 在 Horizontal zoom center 选项中选择 Mouse cursor,就可以了。 虚拟MIDI键盘